4月15日我市将进入汛期。全市各级资源规划系统闻汛而动,全面进入“备战”状态,全方位提升地质灾害防御水平, 确保取得汛期地灾防治全面胜利。
一、立足于“实”,筑牢防汛责任防线。高质量谋划年度地灾防治工作,印发《2023年度舟山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》,系统部署了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。在舟山日报刊登了《2023年度舟山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及防治责任人公告》,将今年计划治理的1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信息及各级责任人予以公告。按照“政府领导、部门协同、上下联动、全社会共同参与”的要求,工作到岗、责任到人、联动到位,全市251处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已落实市、县、乡、村四级地质灾害防治人员456人,下沉延伸基层治理“末梢”服务。
二、立足于“早”,抓好风险隐患排查整改。2月8日至今,开展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汛前排查和市级检查工作,对地质灾害风险隐患、地质灾害防治体系等三大类重点领域开展全面排查检查。截至目前,各地共出动48个排查组156人次,累计排查点位632个,新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12个,新增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47个,共发现问题9处,均已即查即改。
三、着眼于“细”,织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防护网。全力推动列入省民生实事项目的“9处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”建设,于3月30日全省率先完成设备安装及并网上线,开展常态化监测运行。截至目前,全市共运行专业监测预警点40处,实时感知裂隙、地表位移、土壤含水率等监测设备177套。正在建设村(社区)级简易雨量报警器150处。加强与气象、水利、应急等部门沟通联系,做好2023年汛期天气、水文趋势的展望分析,适时发出预报预警。
四、着重于“精”,提升调查评价范围、精度。综合运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、无人机航摄、干涉雷达等技术,结合物探、钻探和山地工程等手段,2023年全市新启动19 处(市本级全覆盖)乡镇 1:2000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,综合汇编以往地质灾害专项调查、切坡建房调查、年度排查等成果,完善风险调查数据库和“一张图”,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风险隐患识别能力。
五、立足于“稳”,夯实汛前准备工作。对全市251处风险防范区的标识标牌进行了系统更新,发放防灾避险明白卡437份,用醒目警示标识向防范区周边群众告知了致灾坡体、受威胁区域、撤离路线、各级责任人等。修订完善各类方案预案、操作手册。进一步充实防汛物资体系,全市已储备应急防御物资1979件,其中测绘无人机6件、挖掘机2台、推土机2台,其他雨衣、雨靴等应急物资1969件,并做好物资的日常维护保养,随时应对突发情况。(地矿处)